美國《外交政策》曾做出誤判
據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劉乾介紹,目前中俄兩國之間用于能源運輸的管道主要有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
原油管道包括:中俄東線原油管道,即俄羅斯所稱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中國支線”。ESPO從俄東西伯利亞一直到太平洋沿岸的科季米諾港,從斯科沃羅季諾至漠河再到大慶為至中國的支線。目前斯科沃羅季諾-大慶管道年輸油3000萬噸。ESPO除陸上之外,科季米諾港出口的原油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到中國,主要是海運到中國東部港口。曾到大慶的末站(林源站)考察中俄原油管道的劉乾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從實地情況看,管道運輸實現現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場站的設備很先進,環(huán)境也很好。此外,還有中哈原油管道,該管道本來用于向中國供應哈原油,但目前主要用于向中國供應俄原油。該管道每年供應大約1000萬噸俄原油,而哈原油供應數量已很少。
至于天然氣管道,劉乾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目前在建的是中國境內段管道。嚴格講,中俄天然氣管道是各建各的,“西伯利亞力量”是俄羅斯境內管道。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年設計輸氣能力380億立方米,2021年輸氣量大約為100億立方米,預計2025年前達到設計輸氣能力。該管道俄境內段主體已建成,但上游的氣源開發(fā)還在進行,達產還需要一些時間,因此管道的輸氣量也是逐步增長的。據了解,中國境內用于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全線分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河北永清—上海,即北、中、南三段核準和建設,可以惠及沿線4億人口。北段已于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兩國領導人見證下正式投產通氣,供氣年限達30年。2020年12月3日,歷時500余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工程也正式投產運營。
“過去中國進口的油氣主要來源于中東、中亞和非洲,在中俄天然氣協(xié)議簽訂之前,中俄油氣合作主要通道是2011年正式運行的中俄石油管道,即中俄之間的第一條石油管道。”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林伯強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2014年5月中國與俄羅斯又簽訂天然氣協(xié)議,意味著將在油氣領域與中亞和俄羅斯有更多的能源合作。中俄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合作,二是雙方在液化天然氣(LNG)領域的合作。
“對于新簽署的中俄能源協(xié)議,一路笑到最后的將是中國人,而非俄羅斯人。”美國《外交政策》2014年曾刊文稱,俄中兩國能源合作不可能雙贏,兩國的能源貿易有限,畢竟當時“中國石油進口的9%、天然氣進口的1%來自俄羅斯”。短短幾年過去,林伯強給出的數據是:2020年,中國進口原油5.4億噸,其中從俄羅斯進口8357萬噸,約占進口總量的15.4%。2020年,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之和已占中國天然氣總進口量的7.6%。俄媒報道說,目前俄位居中國進口石油來源國的第二位,僅以100萬噸之差排在沙特之后。事實說明,中俄能源合作是雙贏。
中國基本完成天然氣通道“四角戰(zhàn)略”
據劉乾介紹,目前在談判中的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有以下幾個:一是目前熱議的被俄方稱為“西伯利亞力量-2”的管道,即俄羅斯-蒙古國-中國管道。二是中俄遠東線天然氣管道。從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國,天然氣來源地為薩哈林。三是中俄西線管道,從俄西伯利亞到中國新疆。這條管道雙方2006年之后進行過長期談判,但至今沒有開始建設。俄后來在西線的基礎上提出了“西伯利亞力量-2”管道。四是“東線增供”,即將“西伯利亞力量”管道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年輸氣量提高到440億立方米。這個不屬于新建管道,但需要增加一些壓氣站和附屬設施。
“油氣管道好比是俄羅斯的生命線,管道流的都是俄羅斯的血!”劉乾做了這樣的比喻。據他介紹,中俄的能源合作都會經過長期的談判,有時雙方在氣價上也有分歧,但這些都不影響合作的大趨勢。
正因如此,俄媒稱俄中兩國是“非常穩(wěn)定和可預測的合作伙伴”。俄《真理報》1月11日報道,俄中計劃建設的“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在今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亞洲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中國需要降低天然氣價格,以滿足國內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俄經濟學家米利恰科娃表示,俄增加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非常重要,由于最近哈薩克斯坦的動蕩,來自中亞其他地區(qū)的天然氣供應存在風險,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都無法向中國提供大量天然氣。因此,俄羅斯修建這條輸氣管道、增加對華供氣的前景是良好的。文章還稱,近年來,在與俄進行能源合作方面,歐洲不止一次表現出言行不一,中國則相反,是一個非常穩(wěn)定和可預測的合作伙伴。在俄中貿易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清楚地表明歐盟作為俄最大經濟伙伴的地位已受到嚴重削弱。
俄羅斯“自由媒體”1月18日報道,目前,一些歐洲政客仍在繼續(xù)威脅要制裁“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但“恐俄主義者”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一項目實際上成為政治利益的人質,他們可能將該地區(qū)置于能源崩潰的邊緣。
惠譽自然資源和商品部主管德米特里·馬林琴科表示,未來西西伯利亞氣田部分天然氣或流向中國,如果這樣,歐洲的天然氣供給可能更成問題。
俄羅斯《獨立報》題為“俄羅斯天然氣可能流向中國,而不是歐洲”的文章稱,歐洲媒體對俄羅斯從亞馬爾氣田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前景感到擔憂。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俄會將俄羅斯天然氣的出口從歐洲轉向中國。
俄羅斯國際理事會網曾刊文分析說,中國目前特別關注能源供應來源的多元化。據林伯強介紹,從我國的石油進口來看,主要來源包括中東國家、非洲國家、俄羅斯以及中南美洲國家,進口占比均超過10%。尤其是中東國家,石油進口占比超過40%。中國除進口來源地較為單一外,還存在來源通道具有較大安全隱患的特征。從我國的天然氣進口來看,來源呈現出以大洋洲為核心、東南亞和中東地區(qū)為關鍵的整體態(tài)勢;管道天然氣的主要進口來源為中國的陸上鄰國,而澳大利亞是我國液化天然氣(LNG)最主要的進口國。
林伯強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中俄天然氣協(xié)議是我國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的重要一環(huán)。我國已基本完成天然氣通道的“四角戰(zhàn)略”:西北(中亞天然氣管道),西南(中-緬天然氣管道),東北(中-俄管道)以及東海通道(LNG進口)。四大通道將保障中國天然氣來源的多元化,并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
“對俄意味著大型投資、工作崗位和稅收”
受俄烏危機等因素影響,俄羅斯也非常重視能源出口的多元化。俄媒認為,隨著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投入運營,俄羅斯也將西伯利亞的油田與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國際市場連接起來。
談到當前仍處于構想談判階段的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林伯強表示,該天然氣管道項目原計劃通過“阿爾泰”天然氣管道項目從西西伯利亞氣田通過阿爾泰輸氣管道供氣,后因生態(tài)風險、建設造價等多種原因擱置。在他看來,“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將使俄羅斯亞馬爾天然氣不僅能通過管道輸送到歐洲,也能將現有的天然氣管道網絡連接到一個新的網絡,即能夠將東西伯利亞現有的輸氣設施與俄羅斯歐洲地區(qū)的輸氣設施和供氣系統(tǒng)連接起來,俄羅斯意在使其出口天然氣的路徑更加多元化。俄方已評估以“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經蒙古國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可能性。2021年4月,作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在蒙古國境內的延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提出的“東方聯盟”天然氣管道可行性方案獲批。
在議論“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的同時,俄媒還預測說,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特別是疫情后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一個亮點,對能源的剛性需求還會繼續(xù)增加,“這就意味著俄中雙方在能源合作方面的意愿非常強”。另外,隨著中俄跨界江公路大橋的通車,對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的運輸也起到推動作用。除傳統(tǒng)能源之外,中俄今后在新能源、綠色能源等方面也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在去年底舉行的中俄工商界新年招待會上,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彼得·博貝列夫表示,從俄羅斯經蒙古國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管道項目對俄羅斯和俄中合作具有戰(zhàn)略意義。他稱:“對我們國家來說,這意味著大型投資、工作崗位和稅收。該項目對俄羅斯和中國的相互協(xié)作具有戰(zhàn)略意義。”據他介紹,2021年俄中兩國在能源領域合作非常成功,6月份投產的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是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國供應天然氣技術鏈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對此,俄新社評論說,目前,俄中之間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處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能源合作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林伯強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油氣進口問題上,保證我國的進口多元化,是中俄油氣合作的堅實基礎。中俄能源合作是我國能源進口多元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和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此外,考慮到與歐美的博弈,從長遠的視角看,中俄油氣合作十分必要,當前合作提升了兩國在對方境內的投資,促進了兩國企業(yè)間交流合作,也推進了兩國包括油氣勘探開發(fā)與貿易、化工項目建設與服務及裝備制造業(yè)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兩國的能源進出口安全。此類具有實質性內容的深度合作將為今后兩國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注入更多的動力。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總裁2019年曾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稱,俄有信心向中國穩(wěn)定供氣30年。實際上,除傳統(tǒng)的油氣能源合作外,中俄這兩年還有核能合作。德國新聞電視臺去年評論稱,“繼油氣合作后,中俄開啟核能外交時代”。